迸发乡村一滴业力的产量茶油振兴
编者按:有一群人,他们是村振产业产业的行家里手,点缀在广东的力量乡间田野,活跃在农业产业链上,滴茶在乡村振兴路上成就了自己,油迸帮助了他人,发乡他们就是村振产业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的“农村乡土专家”。在推动产业发展中,力量他们积极对接农业科技特派员,滴茶服务典型村,油迸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建设,发乡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村振产业
今年4月以来,力量省农业农村厅启动了“万名乡土专家服务“百千万工程”优秀案例征集活动”。本期选播案例,讲的是河源市乡土专家骆东梅,返乡发展茶油产业,匠心炼造高品质绿色茶油,带领父老乡亲走上茶旅融合发展的故事。
一滴茶油孕育一个蓬勃产业。
近年来,河源市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,以促农增收为目标,着力发展油茶等特色优势产业,培育油茶产业龙头企业,强化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持续增收,探索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的“油路子”。经过多年发展,油茶已成为河源重要经济作物,2023年全市油茶种植面积88.9万亩,占全省三成以上,茶油年产量约1.9万吨,油茶年产值超30亿元。
当下,河源正全力以赴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,积极培育百亿级现代油茶产业,致力打造“中国油茶”河源样板。
河源市乡土专家骆东梅
返乡创业,走出增收致富“油路子”
龙川县是河源油茶样板的主产示范区,油茶业已成为当地脱贫奔康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柱产业。近年来,该县坚定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展理念,利用优美生态环境和特色资源,大规模推广种植传统白花油茶树;与此同时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,瞄准大湾区市场需求,做优做强做大山茶油文章,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端食用油“油瓶子”,使油茶树变成了“摇钱树”、油茶林变成了“绿色银行”。目前全县油茶种植总面积42万亩,建成省级油茶产业园,年产值达12亿元,惠及数十万群众。
振兴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。如今,“百千万工程”在河源落地生根,为农业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。龙川县依托农技推广服务驿站聚集农业科技特派员、农村乡土专家等技术力量精准对接典型村,围绕高山油茶特色产业开展技术服务,助力油茶产业提质增效,促进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。
在河源油茶产业发展路上,乡土专家骆东梅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。十年前,他创立了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(以下称绿油农业),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专注于原生态油茶种植、研发生产、精深加工和集休闲养生、生态旅游为一体融合发展的油茶企业。十年来,绿油农业坚持不走捷径、坚持原生态,坚持良心榨油,专注绿色有机品质,已建成年产1000吨油茶加工生产线,匠心打造的高品质绿色国油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认可,先后获得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、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、广东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等荣誉。
每一滴绿油的背后,都饱含着创始人骆东梅的赤子情怀。从“河源绿油”到“中国绿油”,骆东梅一步一个脚印,把家乡绿油推向全国,走向世界。
2015年,在外地创业的骆东梅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,回到家乡龙川县赤光镇投资1.2亿创办绿油农业,成为了一名新时代的新农人。十年来,骆东梅不忘初心,以“公司+专业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模式致力于当地油茶产业发展,带领乡亲增收致富。
龙川县赤光镇有着悠久的油茶种植历史,老一辈茶农坚信茶树不能施肥、修剪,原生态种植才能长得更好。骆东梅回到家乡却发现,许多老油茶林已荒废,越来越多村民不再种油茶。骆东梅经过刻苦研究种植加工技术,并请来农业专家,给油茶树定做了改良方案:施有机肥,适当修剪,并调整油茶树间距,通过一系列的改进工作,老茶林逐年增产,给当地茶农增加了信心,增加了收入,增强农户种植油茶的积极性,带动了千家万户农民上山种植油茶树。
据了解,绿油农业与大洋村及其周边村、赤光镇外等上百户农户签订合作协议,以比市场价高30%的保底价收购农户达标茶果,同时承包了部分农户的茶园,与农户共享收益。此外,绿油农业还与合作社协商,以多种方式合作开辟荒山,扩大油茶树种植面积和产业规模。
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学习,骆东梅逐渐也成为了油茶种植能手,并入选广东农村乡土专家。同时身为一名党员,他积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,响应国家联农带农政策,带动典型村大洋村和周边村民种植油茶增产增收。据了解,秉着“授之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”的原则,近3年以来,骆东梅领衔的绿油农业聘请华南农业大学、省农科院、当地的乡土专家等专业技术人员共举办8场培训班,给当地涉农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种植大户、养殖大户等培训人员600人次,大大提高了农户的油茶种植技术。
延伸产业链,开拓融合发展新路子
近两年来,在“百千万工程”号召下,骆东梅加大了与典型村大洋村的产业合作。依托茶树林和油茶业,绿油公司不断做长产业链,成功打造花果树农旅油茶小镇,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据统计,近两年来客流量约31万人次,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大洋村周边农户销售农产品、土特产、饮食行业快速发展,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,经济和社会效益愈发凸显。
在骆东梅的带动下,通过“公司+基地+农户+合作社+互联网+文旅”经营模式,辐射带动范围进一步扩大,联动带农增收致富能力进一步增强。自2017年以来,绿油公司与大洋村及其周边村、赤光镇外农户,甚至还与河源市东源县船塘镇等地共760多户茶农和199户精准扶贫户签订合作协议,整合周边闲置土地约4.3万亩,吸收671.03万元资金入股,按年固定12%的分红比例。至2024年4月止共分红388.9389 万元,每户均增收1.5万元以上。
河源龙川油茶产业的发展案例表明,按照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建立油茶林基地,可以使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的共同体,同时可以充分发挥企业资金、技术及辐射示范带动优势,促进企业快速发展、农民收入显著提高。骆东梅作为龙川绿油农业发展公司的企业掌舵人,凭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乡情怀,秉着“授之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”的原则,提供农资及技术等全方位培训和支持,带动当地更多贫困户及农户改良种植油茶,做大做强油茶产业的同时,带领他们开辟更多致富道路,全心助力农村经济发展。
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,农村天地大有可为,涌现了许许多多像骆东梅这样的新农人、乡土专家积极投身“百千万工程”,推动了当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。据了解近年来,龙川县大力推动油茶种植,目前,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42万亩,建成省级油茶产业园,全县从事油茶生产经营企业155家;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变,产品开发向精深加工方面转变,市场由分散经营向品牌销售转变。河源高山茶油正昂首阔步走出大山,迈向世界。
【作者】曾凡美
【来源】河源市农业农村局、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
(责任编辑:焦点)
-
2月27日上午,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。市委常委、市委政法委书记张海虹出席并讲话。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左学和主持会议,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徐华兵等出席会议。会议充分肯定2024年工作成绩,强调要清醒认识形势 ...[详细]
-
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)为压实校园食品安全“两个责任”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),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成效,3月21日,福建省三明市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发布推动落实校园 ...[详细]
-
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)4月18日,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召开2024民生领域案件查办“铁拳”行动专题新闻发布会。记者从发布会获悉,上海市将以“护民生”为 ...[详细]
-
在化学这个纷繁复杂的领域中,无数试剂如同星辰般点缀着科学的夜空,而碘化钠溶液无疑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。多年从事化学研究与分析工作,我深刻体会到,碘化钠溶液在化学分析与实验制备中的广泛应用,不仅源于其独 ...[详细]
-
原神徇察五风活动玩法全面解析 风场机关挑战技巧与高效通关攻略指南
随着原神3.7版本更新,「徇察五风」作为限时活动玩法,凭借其独特的空间解谜与动态风场机制,为玩家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挑战体验。该活动将元素机关与三维地形结合,要求玩家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秘境探索与目标达成。将 ...[详细]
-
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)“在市场监管领域大力开展增强企业诚信守法意识宣传,在重点领域、重点企业引入消费纠纷在线和解机制,线下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和发展消费维权志愿者作用同步推进。”辽宁省沈阳市苏家 ...[详细]
-
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)近日,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一起购买伪造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》案件。司机上路要有驾驶证,叉车作业也应有相应的证件。获取叉车证需要经过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 ...[详细]
-
3月13日,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市场监管局组织精干人员,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资产品、农用计量器具辨别假冒伪劣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知识宣传,提升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。唐淑娴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朱海摄影报道 ...[详细]
-
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杜前代理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职务编辑、一审:陈沐露 二审:沈媛仪 三审:王润 ...[详细]
-
目的研究荜茇PiperlongumL.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。方法荜茇干燥根茎95%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、SephadexLH-20、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,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。 ...[详细]